2025年长沙市“星城杯”质量和标准化技能竞赛练习题库(主观题)

       本题库仅限本次竞赛练习使用,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平台所有。未经授权,严禁复制、外传,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。如有相关技术问题,请联系考务老师处理(18673626628、15580812619)。
       本练习题库提交后可查看具体答案解析。
1.

案例分析:鱼骨图应用(电子产品故障率分析)

问题描述:

某电子厂生产的智能手机在出厂测试阶段发现故障率达5%,主要问题为屏幕显示异常(占40%)和电池续航不足(占30%)。请使用鱼骨图(因果图)分析可能的原因,并提出改进措施。

2.

案例分析:帕累托图应用(汽车零部件投诉分析)

问题描述:

某汽车零部件厂2024年第二季度客户投诉数据如下:

尺寸偏差(45%)

表面划痕(30%)

包装破损(15%)

其他(10%)

请绘制帕累托图并确定改进重点。

3.

案例分析:控制图应用(制药厂温度监控)

问题描述:

某制药厂反应釜温度控制过程近期出现波动,连续5批产品不合格率超标。数据如下(单位:℃):

批次1:82, 85, 88, 90, 87

批次2:78, 80, 84, 86, 83

批次3:92, 95, 98, 100, 97请用控制图判断过程是否失控,并提出解决方案。

4.

案例分析:FMEA应用(食品包装机故障分析)

问题描述:

某食品厂包装机因故障导致停机,维修记录显示以下问题频次:

封口不严(50%)

传送带卡顿(30%)

传感器失灵(20%)请用FMEA分析潜在失效模式,并制定改进计划。

5.

案例分析:5Why分析法(手机屏幕组装不良)

问题描述:

某手机装配线发现屏幕组装后出现气泡,请用5Why分析法追溯根本原因。

6.

案例分析:SPC应用(注塑件尺寸变异)

问题描述:

某注塑厂生产的塑料零件尺寸公差超标,数据如下(单位:mm):

样本1:10.2, 10.5, 10.3, 10.4, 10.6

样本2:9.8, 10.1, 9.9, 10.0, 10.2

样本3:10.7, 10.9, 11.0, 10.8, 11.1请用SPC控制图判断过程是否稳定,并提出控制方案。

7.

案例分析:初创期制造企业如何选择质量管理模式?

背景:某初创机械制造企业,产品以非标定制为主,客户对交付周期和产品质量稳定性要求高,但企业资源有限。问题:分析该企业应优先选择哪些质量管理模式,并说明理由。

8.

案例分析:初创期制造企业如何选择质量管理模式?

场景:某智能硬件初创企业(员工20人,产品未量产),面临客户对产品原型的一致性质疑。总经理希望建立质量管理体系,但资源有限。问题:

该企业应优先选择哪些质量管理方法?说明理由。

如何分阶段规划质量管理升级路径?

9.

案例分析:成长期服务企业如何优化质量管理?

背景:某连锁餐饮企业进入快速扩张期,但部分门店出现服务质量波动、客户投诉增加的问题。问题:结合案例,说明该企业应采用哪些方法提升质量一致性。

10.

案例分析:成熟期高科技企业如何突破质量瓶颈?

背景:某航空发动机零部件企业,产品已达行业领先水平,但面临“定制化·多品种·小批量”生产中的质量追溯困难。

问题:结合案例,设计质量管理模式升级方案。

11.

案例分析:服务业企业如何通过质量管理提升客户体验?

背景:某高端酒店客户满意度下降,主要问题为服务响应慢、个性化需求满足率低。

问题:结合案例,提出改进方案。

12.

案例分析:国企改革背景下,传统制造企业如何转型质量管理模式?

背景:某国有机械制造企业,历史悠久但质量成本占比高,市场竞争力下降。

问题:结合案例,设计转型路径。

13.

案例分析:传统制造企业转型的质管选择

场景:一家中型纺织厂(200人),长期以经验管理为主,客户投诉率攀升。企业计划拓展高端市场。问题:

分析该企业当前质量管理的关键短板。

设计一套匹配转型目标的质量管理模式组合,并说明逻辑。

14.

案例分析:集团企业多子公司模式整合

场景:某多元化集团旗下有医疗器械(强监管)、消费电子(快迭代)、工程服务(项目制)三类子公司。

问题:

为三类子公司分别推荐最适用的1-2种核心质量管理方法,并说明原因。

集团总部如何通过"标杆管理"促进跨子公司知识共享?

15.

案例分析:来料不良引发的生产波动 (聚焦:8D报告、鱼骨图、5Why分析)

背景:

某家电装配厂(生产微波炉)近期连续三周出现生产线频繁停线,主要原因是关键电子元件(控制板MCU)来料不良率高(平均15%,规格要求<1%)。

1.供应商A是主要供应商,占比80%。IQC抽检偶尔能发现问题,但漏检率高。生产线通过在线测试发现大量功能不良。

2.停线导致日产量下降20%,客户订单交付延迟,客户投诉增加。生产部和采购部互相指责。

3.公司管理层要求质量部牵头,运用结构化方法彻底解决此问题。

任务:

1.请运用8D报告的结构框架,简述你将采取的步骤(D1-D8)。

2.针对“MCU来料不良率高”的问题,运用鱼骨图(石川图)进行根本原因分析(至少涵盖人、机、料、法、环、测6个维度)。

3.针对鱼骨图中识别出的1-2个最可能的关键末端因素,进行5Why分析,追溯至根本原因。

4.提出至少3项具体、可操作的长期纠正措施(D6)。

16.

案例分析

背景:

某机械制造企业仓库(存放零部件)面积约2000平米。员工普遍反映找料时间长(平均超过15分钟/次),且每月发生5-8起发错料事件,导致生产线停线或返工。

1.仓库现场观察发现:物料摆放杂乱,部分区域通道堵塞;货架标识不清或脱落;不同批次/状态的物料混放;部分物料未按定位放置;领料单信息有时与实物位置不符;仓库照明不足。

2.仓库主管尝试加强检查,但效果不持久。公司决定推行系统性改进。

任务:

1.请阐述如何在该仓库有效推行5S管理(整理、整顿、清扫、清洁、素养),并针对“找料时间长”和“错发料”问题,说明每个“S”的具体应用要点。

2.设计至少3种目视化管理方案,用于改善仓库的物料标识、状态区分和位置指引,降低找料时间和错发风险。

3.运用流程分析(如流程图) 梳理当前的“领料-发料”流程,识别其中的浪费(如搬运、等待、寻找、错误)环节,并提出简化或优化建议。

17.

案例分析:注塑产品尺寸波动导致客户退货 (聚焦:控制图(SPC)、过程能力分析(Cpk)、FMEA)

背景:

某汽车配件厂生产塑料齿轮箱壳体(关键尺寸:孔径Φ20±0.05mm)。近期连续两个批次被客户退货,原因是孔径尺寸超差(实测有小于19.94mm和大于20.06mm)。

生产现场调查:注塑机参数(温度、压力、时间)由操作工凭经验设置,记录不全;模具已使用3年,未系统评估磨损;原材料批次有切换,但未严格监控其熔融指数(MFI)变化;过程检验采用每2小时抽检5件,仅记录合格与否,无具体数值记录。

质量工程师怀疑过程不稳定且能力不足。

任务:

1.请说明如何应用控制图(Xbar-R图) 来监控和诊断该注塑过程的稳定性。需要收集什么数据?如何判断过程是否受控?

2.解释过程能力指数Cpk的含义。在过程受控后,如何计算和评估该孔径尺寸的Cpk?客户要求Cpk≥1.33,现状可能如何?

3.为了防止类似问题再发生,请运用过程FMEA的思路,针对“注塑孔径尺寸超差”这一失效模式,分析潜在的要因(至少3个),评估其风险(S, O, D),并提出相应的预防/探测措施以降低RPN。

18.

案例分析:客户服务热线平均处理时长过长 (聚焦:DMAIC方法、帕累托图、回归分析/DOE)

背景:

某电信运营商客户服务中心,其热线电话的平均处理时长(AHT)在过去6个月持续上升,从280秒升至350秒。客户满意度调查显示“等待时间长”是主要不满点之一。

初步分析发现:问题类型复杂化(如5G套餐、网络故障增多);新员工占比高(30%),培训不足;知识库系统老旧,查询不便;通话后处理(ACW)时间较长;部分复杂问题需转接多次。

管理层要求将AHT降低到300秒以内,并保持或提升一次解决率(FCR)。

任务:

1.请运用DMAIC方法框架,简述你在此项目中每个阶段(D, M, A, I, C)的核心工作内容。

2.为了识别影响AHT的关键因素,计划收集一周内不同类型通话的数据(如:通话类型、处理时长、是否新员工、是否使用知识库、是否转接、ACW时长)。你将如何使用帕累托图来分析这些数据?期望它能揭示什么?

3.假设通过分析怀疑“新员工占比”和“知识库使用效果”是重要因子。你将如何设计一个简单的试验设计(DOE) 或利用回归分析来量化这两个因子对AHT的影响?需要收集什么额外数据?

19.

案例分析:装配线人为操作错误率高 (聚焦:防错法(Poka-Yoke)、标准化作业(SOP)、PDCA循环)

背景:

某手机组装线,负责最终整机装配和功能测试。最近一个月,最终测试站发现的缺陷中,约40%被追溯为上游某个工位(工位5:安装主板螺丝并连接3根排线)的操作错误导致。

常见错误包括:漏打1颗螺丝(要求打4颗)、排线未插到位、排线插反(接口有防呆设计但员工有时强行插入损坏接口)。该工位节拍紧张(30秒/台)。

该工位SOP存在,但部分内容模糊;新员工培训主要靠老员工带;现有防呆措施(排线接口形状)有时被员工暴力破坏;线长主要通过加强检查和批评来管理。

任务:

1.针对该工位的三种典型错误(漏螺丝、排线未到位、排线插反),请分别设计一种防错法(Poka-Yoke) 装置或方法。要求说明其防错原理(如控制型、警告型)及具体实现方式。

2.如何优化该工位的标准化作业程序(SOP),使其更有效预防人为错误?请提出至少3点具体的优化建议。

3.简述你将如何运用PDCA循环来系统化地推动该工位错误率的降低和保持。

20.

案例分析

背景:

18世纪末,美国刚成立不久,政府急需大量军火,便与惠特尼签订了一项两年之内生产一万支来福枪的合同。开始,惠特尼的工厂用手工方法难以完成。后来,他选择一支标准枪为基准模型,分零件制造,按专业化组织生产,这些零件在每支枪上都可以使用并可互换,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,完成了合同。

该种标准化方法可能会产生哪些应用效果?

21.

案例分析

背景:

GB/T 1.1-2020《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: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》已于2020年10月1日起实施。某企业的标准化人员在10月8日上班后得知该标准已经实施,于是在企业内部通过标准制修订信息系统立即印发了通知,要求自通知发布之日起,所有标准(包括已发布和新制定的)必须按照新版GB/T 1.1要求编写。

请从标准实施角度分析,该企业有哪些地方做得有待完善?

22.

案例分析

背景:

某省食品加工企业 A 公司为拓展市场,自主制定了《即食海带加工技术规范》企业标准,规定产品铅含量限值为 0.5mg/kg(严于国家标准 GB 2762-2022 中 0.1mg/kg 的要求)。该标准未向社会公开,仅在企业内部执行。2024 年,市场监管部门抽查时发现,A 公司部分产品铅含量为 0.3mg/kg,符合其企业标准但不符合国家标准。监管部门依据《标准化法》对 A 公司作出行政处罚,A 公司辩称其企业标准严于国家标准,不应处罚。

1、分析 A 公司制定的企业标准是否符合我国企业标准的管理要求,说明理由。

2、结合《标准化法》,判断市场监管部门的处罚是否合法,并阐述标准实施中 “企业标准与国家标准冲突时的适用原则”。

23.
案例分析
背景:
某汽车零部件企业 D 公司的标准体系包含 120 项企业标准,但存在以下问题:①标准文件编写不规范,部分术语未采用 GB/T 19000 的定义;②采购标准未根据供应商最新资质进行动态更新;③未建立标准实施的检查机制,导致生产车间仍沿用旧版工艺标准。
1、依据标准化文件编写规则,指出 D 公司标准文件存在的缺陷及改进措施。
2、说明企业标准体系运行中 “标准动态更新” 的要求,并列举 3 项确保标准时效性的管理措施。
24.
案例分析
背景:
某玩具生产企业 N 公司执行的企业标准中,关于玩具小零件的尺寸要求与国家标准 GB 6675.1-2014 一致,但未在产品包装上标注企业标准编号。消费者购买后发现小零件易脱落,投诉至市场监管部门,N 公司辩称其产品符合国家标准,无需标注企业标准。
1、N 公司未标注企业标准编号的行为是否符合要求?说明依据。
2、若消费者因小零件脱落受伤,可依据哪些法律法规维权?
25.
案例分析
背景:
某行业协会制定的团体标准《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全规范》发布后,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为国家标准。多家企业反映,该标准部分技术指标过高,导致生产成本大幅增加,难以执行。
1、团体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的程序是否合法?说明依据。
2、企业反映的标准指标过高问题,可通过何种机制解决?
26.
案例分析
背景:
某省质监局在抽查中发现,某家具厂生产的儿童床不符合该省地方标准《儿童家具安全性能要求》,但符合国家标准。家具厂认为其产品符合国家标准,不应被处罚。
1、地方标准与国家标准的适用优先级如何?家具厂的辩解是否成立?
2、地方标准的制定应遵循哪些原则?
27.
案例分析
背景:
某建筑公司 S 公司在施工中执行的企业标准《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规范》,未采纳行业标准中关于脚手架搭设的具体要求,导致脚手架坍塌事故,造成人员伤亡。
1、S 公司未采纳行业标准的行为是否合法?说明依据。
2、从标准实施角度,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。
28.
案例分析
背景:
某行业协会制定的团体标准《智能家居设备互联互通规范》发布后,未进行宣贯培训,导致多数企业因不理解标准内容而无法执行。
1、行业协会在团体标准推广应用方面存在哪些不足?
2、团体标准的宣贯培训应包含哪些内容?如何提高团体标准的实施率?